先說一句心聲:
親愛的金南佶先生,可以麻煩你先拍個電視劇給我們解饞,再去圓你的電影夢嗎?
你口中的失敗作品《鯊魚》,最近我可是又拿來"想念"了,這~~都第幾遍啦?!
《鯊魚》。。。失敗了嗎 ?
猶記去年《鯊魚》結束時,他對自己的表現就十分失望。
而最近因為《海賊》的上映宣傳,一篇篇的採訪裡,皆提到他對於《鯊魚》作品"失敗"的定義,更可見他的耿耿於懷。我並不意外甚至同意他的想法,因而更欣賞他對自己的清楚與坦然。只不過想起去年他一路的黯淡氣色和鬱鬱寡歡,還是有些心疼。
服役以前的"金南佶",演技上很少"失誤"。
所指的並非他每一部戲的演技都爐火純青,而是即使青澀如"李漢"時期,他也能適切的理解角色,即便演技不夠純熟,也能真誠演繹出角色的情感,不會感到新人的突兀。
而結束召集後,將近三年未演戲的南佶,在復出作《鯊魚》裡,我看到了"金南佶"想更上一層樓的企圖、想突破《壞男人》的壓力、更感受到後段力不從心的痛苦,至於主角"伊樹"的心境轉折,到了後來卻已混亂,漸漸失去靈魂。這,不完全是劇本的問題。
當初看《鯊魚》,大約16集開始,便開始感覺到南佶的"不對勁"。
除了兄妹情深的部分,南佶幾乎是愈來愈"用力"的"演",而非融入角色的自然入戲。尤其是樓梯間擁抱海雨時哭不出來,以及上門代替父親向老婦人道歉時情感流露的吃力,那是過去的他最擅長、也最打動我的"真情流露"演技,《鯊魚》裡卻難得的"失誤"了。所以當時一邊看戲,腦袋裡一邊跳針似的跑出『南佶發生什麼事情了?』的問句。
當然,我是以"金南佶"的標準,以"毗曇"和建旭"的高度去看待的。
雖然平時笑鬧頑皮,南佶對於自己的演技從來都是嚴謹認真,而且高要求。在《鯊魚》裡,南佶的聲線變化、眼神情感、面對不同角色的區隔演法,都比過去更為細膩深入,這是他背後付出的努力,也讓我看得滿過癮的。
然而,好的演員不能只有演"技",還要有能將角色故事和情感表達完整的能力,而南佶對於角色的理解和傾聽,過去也非常強。因此,他對自己的懊惱和失望,是因為無法完整的傳達"伊樹"的心聲,無法說完"鯊魚"的故事,非關收視。而以南佶的個性,即使對劇本有意見,他也不會將責任歸咎於劇本。
我相信,當時茫然艱熬的心情有延伸至拍攝《海賊》,
看去年的爆瘦...又受傷...又中暑...就可窺知了。
採訪裡,他說《海賊》是演技的轉捩點。我還沒看過《海賊》,但預告裡看到的金南佶,感覺他尚未完全恢復過去的水準(也許看過會有改變吧),但或許如他所言,《海賊》這個轉捩點,讓他有機會突破了甚至想放棄演戲的瓶頸(他就是愛念念罷了)。而從他近日容光煥發的神采,我更期待《無賴漢》了 !
《鯊魚》失敗了嗎 ?
說失敗太沉重,"金準"多麼霸氣呀!
只是一部不算成功,一個低谷過程的作品吧。